詳情

疫情下全球傳統經濟苦不堪言。以本港來說,除個別受惠於疫情下行業外,基本上都生意大倒退,某些行業更停工停市多時。停薪、裁員,甚至公司倒閉結業情況不斷惡化上升中。此情況已不限於某類行業,由基層行業至高技能專業行業均被波及。疫情過後,受影響人士能否全部均能回復正常也未可知。
目前這些受影響人士可能在不得不已下轉行或以散件工計賺取外快謀生,現時較易入行的相信是外送員(入行門檻容易)。在此困難時間能有工作確是不錯,亦反映出香港人適應能力之強。惟須留意的是對個人、整體社會經濟會走下坡,時間愈長影響愈深,更難回復往昔,造成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
《不穩定無產階級(蓋伊·士坦丁)低薪且收入不穩定,工時長,必須永遠在線,隨時失業…不受社會或公司福利保障》亦說明全球已走向這趨勢(當然這情況並非疫情引發)。
用外送員為例,一般聲稱月薪平均可達3-4萬元,唯要達到此薪酬,基本上是全天候無休的情況下才可。
從某方向看,所獲得的就是放棄了個人進修時間、社交接觸、人脈關係,推高社會動力…等等。長遠而言,是限制了個人及社會成長,停留當下。在職時間越長,可能越不敢再走出去,適應不了其他行業或社會變化。 現今所說的在家工作(WFH)已有聲音說引致社交倒退情況出現。
當然,在非常時期做非常事,但個人建議,無論任何情況下也不能使自己停下來,必須自我增值,務求提升自身能力。

發佈留言